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人工智能与教育如何融合发展?北京制定行动计划

来源:

中国教育网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发展目标:支撑北京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

  《计划》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示范进一步扩展,人工智能成为教育变革新动力。

  到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国际前沿标志性原创成果,聚集起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有力支撑北京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到2035年,北京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高效赋能,人工智能全面推动教育回归本真,教育持续支撑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基础教育:推动人工智能纳入实践活动

  在基础教育方面,《计划》指出,一要推进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及实践活动。实施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工程,推动人工智能学习纳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全面储备未来人才。二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突破优质均衡发展瓶颈;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缩小中心城区与远郊区以及校际间差距,实现兼顾个性化和规模化的高质量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鼓励职业院校建设人工智能实践基地

  在职业教育方面,《计划》指出,一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体系构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体系。二要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大力开展职业院校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高等教育:支持高校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

  高等教育阶段,《计划》从“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两方面提出要求。

  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一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校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加大人工智能领域学科投入,促进相关交叉学科发展,建设若干人工智能高精尖学科。二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快人工智能领域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加快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心理学等专业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三要加快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学水平。推动高校教师与人工智能行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双向交流,支持高校教师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不断增强教师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四要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创新人才。面向人工智能领域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汇聚国内外人工智能高端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团队。

  在科技创新方面,一要深化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基本问题,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加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研究,加强机器行为学研究,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创新平台。二要统筹部署人工智能科技重大项目。鼓励和引导高校在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在类脑计算、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知识计算、深度推理等人工智能前沿核心技术攻克方面,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拓展科教融合深度。三要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建设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

  此外,计划还在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来源:综合网络报道整理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