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最多跑一次”:大学治理新契机

来源:

中国教育网络

  如今,高校对各项服务进行信息化重构,方便师生“最多跑一次”。例如,对外经贸大学的智能学工平台从新生交费、校园E卡办理、信息采集、现场信息查验、绿色通道办理等多方面入手,利用信息化平台的优势,将迎新工作和新生教育工作提前到暑假期间开展,并简化现场报到流程。全校99.69%的新生在迎新报到日前就完成了新生预报到工作。

  那么,“最多跑一次”改革发端于何时?高校又该如何推动?推动时会遇到哪些难题?改革方向在哪里?通过这篇文章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正在全国高校陆续开展和启动的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由中央改革精神衔接地方成功实践,最终推广至各领域实现改革传导的经典样本,特别对于已经身处巨大变革机遇的中国高校来说,这场来自外部“撞击”所产生的化学反应直接触及大学治理这个重大命题,并再次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展所长的巨大空间和平台。

  如今看来,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虽然时间不长,但各个学校的重视程度与推进速度让人欣喜,不少大学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应该说,这次改革推动下的任何进展所积累的“跬步”,在极大方便了师生与科研需求的同时,都将内化成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与一流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支撑。

  “简政放权”改革的具体投射

  2017年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的首要议题,依然是“简政放权”。

  认真梳理从2013-2017年这5年国务院常务会开年第一议题便会发现:2013年3月本届政府成立后首次常务会议,重点研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事项;2014年第一次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推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三项措施;2015年首次常务会议确定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措施;2016年的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改革措施;2017年国务院的第一次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要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推向纵深”。可以看出,连续5年,本届中央政府工作的“当头炮”,都是“简政放权”。

  而就在2016年12月,“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明确要求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无论是从时间衔接还是政策接续上,“最多跑一次”改革都可以看成是“简政放权”以及“放管服”改革思路的具体延伸,并提供了极致的可量化方向。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就在此前的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建议向全国复制推广浙江经验。

  很快,这场发端于浙江政务服务系统的改革如同涟漪一般,迅速地扩散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成为中国高校进行系统性改革的重要契机,并为大学治理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

  恰逢其时的“外力”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高校,任何一个由权利和组织构成的网状社会体系和模型都存在着重新梳理结构,简政放权的空间和潜力,作为中央“放管服”思路的具体投射,“最多跑一次”改革直接楔入大学治理体系底层,“刀刃向内”地实现由高校部门行政权力转向行政责任的嬗变和自我革命。

  一直以来,中国高校的治理变革着重于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级”,是不同性质权力关系重塑,涉及党政权力、学术权力(学术委员会)、民主权力(教职工/学生代表大会)、社会权力(理事会等);二是基于“学院层级”,是学院办学权力的体现与学科建设的基础,进行学校与学院间纵向权力关系的重塑。比较而言,多少都忽略了“职能部门”方面的治理变革。在现实中,办事“跑断腿”现象,暴露出大学治理遭遇“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治理变革亟待寻找新路径,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恰恰着眼于此。

  但更恰逢其时的是,此项改革碰上了为科研人员“松绑”和“双一流”建设的巨大历史机遇。

  在去年5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使用、激励、竞争机制。

  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无疑是为高校科研人员以及全体师生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改变繁文缛节最基础却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环。

  而发端于2015年,最终取代了985、211工程的“双一流”建设基本原则就是“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近四年的实践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无论是一流学科还是一流大学,都离不开一流的大学治理模式,从国际上看,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流大学都拥有符合自身实际,各具特色,简约而高效的行政系统,而在“简政放权”指引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必将成为优化中国高校行政治理结构的契机和“良药”。

  因此,对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价值和意义,不能简单地从减少高校师生办事次数角度来理解。它既是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深刻变革,更是科研服务与“双一流”内生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

  2017年,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由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有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学校的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进而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业已成为高校进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

  新改革要成为老难题的“破壁人”

  教育信息化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整合、开放、共享、交互与协作,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更为适合人才培养和科研的教育环境和服务支持体系,促进教育改革,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从治理体系到治理能力”(“以变促治”)传统治理变革模式外,开辟了“从治理能力到治理体系”(“以治促变”)的治理变革新路径,实现了从碎片化治理到协同治理、整体治理的转变,无疑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展所长的巨大空间和平台。

  但新政策首当其冲遇到的,却也是让高校教育信息化陷入瓶颈的“老对手”——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所谓“信息孤岛”指的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资源信息系统,由于各系统间相互封闭、无法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其本质的问题就是这些独立的系统之间所产成的数据无法共享、数据不一致,这不仅导致了不同的系统因独立管理而产生大量冗余数据,而且由于系统与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关联,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无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学校无法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依然是进一步破解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现象,它要成为这两大问题的“破壁人”,这就不仅仅是靠技术所能解决的了,而是要上升到顶层设计、管理体制、制度规范、心理认知的高度,其突出表现就是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事务的办理等方面。

  因此,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推进思路需要实现从“技术”命题向“协同治理”命题的转换,它依托于顶层设计、信息数据共享和管理流程再造。相关事项之所以能够实现“网上办”,前提基础是部门业务的协同、事项清单的梳理、运行流程的优化、办事的标准化及规范化。换言之,需要辩证认识“信息技术”与“治理变革”的逻辑关系,“信息技术”是支撑,“协同治理”是基础。相应地,在改革设计上,大学高层有待在“部门协同”等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任重道远

  “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教育领域之后,很多高校加快探索“互联网+服务”,线上线下联动的高校一站式办事大厅建设已渐成趋势,这与政务领域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模式一脉相承,并成为高校此次改革的主要抓手。

  典型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以业务协同、横向集成、深度融合为建设理念,目标是打造以事项、流程、服务为核心的线上线下服务中心,统筹各业务部门业务、数据资源,解决跨部门、跨系统业务协同的难题,实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一站式、全天候、零距离”的校务服务,促进校园管理向服务转型,“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

  线上与线下的联动让各种业务根据模式不同分而治之,各归其类,加快构建高校一体化服务体系,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一流的高校师生服务模式,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也真正发挥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技术优势。

  但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一站式”并非仅是将业务搬到网上实现分流和办理的简单逻辑,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际上,一站式服务能否落地成功,其关键不在信息技术,而在管理。一是要把业务梳理并表达清楚,按统一标准清晰呈现给用户,实现“找谁都一样,谁找都一样”的规范化办事流程;二是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特别是作为牵头部门对跨部门业务进行统筹优化,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流程搬到线上,而是站在用户立场,模拟实际办事流程,从方便、顺畅的角度,将可以删减的步骤删减、可以合并提交资料的合并、可以用统一认证实现身份验证的取消签字盖章,可以用已有数据填充的不再要求用户重复填写,让办事更加便利;三是管理者要有信息化管理意识,愿意并逐步实现主动将业务放到网上一站式办理,方便用户少跑腿好办事的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四是建设者要有统筹管理和可持续建设的体制机制设计,充分调动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一站式服务建设,并持续深入开展业务流程的一站式服务。

  可见,高校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同时也要看到,此项改革高校运行的时间并不长,但各个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推进速度却让人欣喜,相信其任何进展所积累的“跬步”都将内化成为教育现代化与一流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支撑。王世新

  (本文源自《“最多跑一次”:大学治理新契机》,全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9年9月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