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雷朝滋:智能技术支撑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

来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2月7日-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以“培养新能力 迎接智能时代”为主题,探讨智能时代人类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育人方式。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会上作了题为“智能技术支撑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报告。

  雷朝滋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渗透性很强、具有颠覆性的通用技术,对教育的变革作用日益凸显。以智能技术解决教育难点问题,增强国家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中国相继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在他看来,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愿景,以智能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根本转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成为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此,他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此方面所做的主要探索。

  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智能技术对生活的深层次介入正在改变人们的能力观、知识观和学习观,单纯“消化”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将成为过去,线上线下结合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疫情期间成效显著的弹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正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二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明显变化,其知识性的教学角色或将部分被人工智能取代,教师将从批改试卷、作业等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和培育中,教师与人工智能的高度协同将成为未来的大趋势。

  三是课堂形态的转变。发展智能时代的教育重在“课堂革命”,即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对传统教学的重构。近年来,各类基于新技术的教学创新不断涌现,包括远程专递课堂、网络空间教学、异地同步教学、翻转课堂、双师教学、校园在线课程、基于设计的学习、引导式移动探究、协同知识建构、能力导向式学习等等。这样的课堂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

  四是评价体系的转变。基于数据驱动和数据创新是智能时代的教育区别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利用教育大数据全程采集、记录、分析学生学习过程,能够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模式,助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同时也有助于破除应试教育对教育整体跃迁的阻碍,释放智能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巨大潜能。

  他强调,新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也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和安全问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发展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使智能技术造福人类。

  据了解,为引导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规划和制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于2019年 5月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会议,会议通过并发布了全球首个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国际共识——《北京共识》。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3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