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触网年龄再降低 网络素养需培养

来源:

北京晚报

  互联网正在影响孩子的童年,未成年人上网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指出,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学习,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报告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中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至10岁。

一.jpg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学生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学习

  网络重塑童年已成事实  问题焦点在网络素养

  现在的未成年人被人称为“网生代”。“网生代”生下来就是“网络原住民”,生活处处都在触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天有超过17.5万名儿童第一次上网,平均每半秒钟就会新增一名儿童网民。与此同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不良社交等方面的报道屡见报端。很多人认为,未成年人行为失范,甚至出现的极端事件都与未成年人过早接触互联网有关。

  网络究竟是“异化”孩子的洪水猛兽,还是促成信息时代“原住民”进化的加速器?问题的焦点在于驾驭网络的素质与能力——网络素养。

  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惠凡认为,对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是指与网络相关的素质与修养,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通常来讲,网络素养可以分为‘知网’‘用网’‘融网’三个方面。其中,‘知网’主要包括认识网络、理解网络和安全触网,即掌握网络基本知识,了解网络的特征和功能,具备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用网’主要是指具备网络信息的获取、识别、评价和传播能力,做到善用网络,从容、理性、高效上网;‘融网’主要是指智慧、阳光、依法上网,即具备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具有自律和自控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网络。”

  对于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新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网络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是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的首要内容。”在她看来,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存在的最大风险和隐患。未成年网民缺少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同时又易于受好奇心驱使,受情绪影响,盲目冲动,在网络上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被欺骗的对象。因此,有必要在中小学课堂开设网络安全课程,讲授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隐私保护常识,辨析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和陷阱,从主观上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同时,未成年人的生活相对单一,网上学习、网络聊天和游戏娱乐成为其校园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要指导未成年人预防网络沉迷、网络成瘾,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适度使用网络应用。所以,指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文明用网也是关键。”

  此外,她还建议要引导未成年人思辨性地看待网络亚文化的各种现象。“网络文化、网络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未成年人的文化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二次元文化、鬼畜文化、饭圈文化等各种网络亚文化的侵蚀和渗透,脆弱、善变,甚至成为网络暴力、网络侵权中的一员。加强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网络现象的认知,批判性接受网络文化狂欢,避免走向网络群体极化和群体迷思。”

  未成年人触网事出有因  断网没收手机需慎重

  由于未成年人触网出现的问题屡见报端,让很多家长、学校谈及未成年人触网的时候都很紧张,甚至到了“谈网色变”的程度。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触网,有的家长、学校采取没收手机、断网等极端做法。虽然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还成为了未成年人与家长、老师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学科教育实验室常务主任李晓庆看来,“产生矛盾在于未成年人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用网心态不一致。有时候也是由于未成年人缺乏与家长的良性互动,缺乏亲人关爱,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弥补这份缺失。此外,家庭是个体用网的重要空间,孩子会受大人行为的直接影响。”

  “家长要为年龄较小的孩子的网络终端上设定管控工具,方便设定上网时长、限制不健康网站等。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建议家长能够与孩子建立良好互动,通过友好商定,明确上网行为,按照规则双方执行。同时,家长要保持和学校的联系,互相理解,和学校共同培养居家用网的习惯。”李晓庆还建议说,“学校要在校园中创造机会,让学生系统了解互联网的利弊,通过分享未成年人互联网应用的案例,组织中小学生手抄报活动,开展网络应用知识竞赛等方式全面强化对互联网的客观认识,在学生中宣传教导移动终端、互联网的正确使用。”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钟江顺认为,未成年人喜欢上网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世界观尚未形成,具有易好奇尝新、易模仿同流、易任性逆反和易转移发泄等特殊阶段身心发育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已经具备获取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产生了对网络尝新的内心需求和网络使用的自我管理间矛盾;再加上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忙于生活对未成年人存在陪伴缺失,未成年人忙于学业存在严重的游戏缺失和同伴交流缺失,他们只有寻找网络中的替代品,从而诱发强烈的网络使用动机。

  吴惠凡表示,目前,家长、老师对待网络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其二是对触网采取听之任之。“无论是哪种,其实都是对于网络的错误认知,其本身反映出的是家长、老师网络素养的缺失。”

  “因此,家长、老师作为成年人,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己的网络接触行为,以身示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网络,利用网络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家长、老师和未成年人应该是一种共同探索、共同沟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关系。而不是站在彼此的对立面。”

  健康网络生态需要协同  各尽其责避免甩包袱

  现在的教育生态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各自履责。对于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其实也需如此。

  在吴惠凡看来,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实践普遍存在脱节、滞后的情况,网络素养教育未能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网络素养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规范的网络素养课程体系,相关内容零散地分布于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当中。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缺乏事前教育、引导和规范,通常都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处理,这种被动局面使得未成年人在网络使用中问题频发。“因此,学校及教师亟待转变观念,提升对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进课堂,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现有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主动的教育、引导和规范,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德规范。”

  天津市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教师高振宇认为,未成年人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网络是其接触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网络世界太过复杂,未成年人的判断力不足,容易走向歧途。为避免不幸的发生,社会的责任重大。

  “网络发展速度快,法律法规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做到有法可依。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因此要加强立法。其次,要加强实名制管理,所有的软件、APP、小程序都要做实名认证,没有特例才不会有空可钻。再次,是呼吁和鼓励有实力、有担当的科技企业完善其管理和运营。当然,营造好的网络生态环境,靠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多方合作,形成‘手拉手’、‘交叉式’的闭环。”

作者:顾昕昕

来源:北京晚报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