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经济学视角下的线上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网

  众所周知,社会上不缺教师,但缺优质教师。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优质教师就是稀缺资源。如何让优质教师资源发挥最大效果,促进教育公平,这是个多年未解的老问题,而线上教育,就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

  一、破除观念误区:教育不是公共产品

  如果现在进行一项街头采访,问题是教育服务是不是公共产品,估计多数人会给出肯定答案。这是因为自从公立教育占优势地位以来,人们习惯了国家提供教育服务,并且教育中的优质教师资源,大多数还是在公立教育体系之内。但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言:公共产品属于“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属于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虽然我们每个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机会大抵相同,但是就读名校的机会却不是均等的,个人自身同竞争者之间是零和博弈。一个云南农村出来的小孩,上清华附小的机会,跟清华老师子女上清华附小的机会是不均等的,毫无疑问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导致教育没能成为机会均等的公共产品的根源在于优质教师资源的稀缺性。因为稀缺性,在线上课普及之前,不管如何调整学区、政策,教育资源都不会变得更加普惠。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教育还不会成为公共产品,但是线上教育却可以增加教育的普惠性,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机会。

  二、线上教育的长处与短板

  线上教育有利于降低机会成本与时间成本。举个例子,对老师而言,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间接延长了教师的生命(这个意义堪比对数的发明节省了科学家的生命)。西瓜视频创作者、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李永乐老师曾说过,其录视频课的初衷,是因为有很多同学重复问题,如果每次都解释一遍,太浪费时间;如果不解答,对学生又不太好。录成教育视频,对教师而言,省了很多时间。对学生、家长而言,线上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产品供给,降低了机会成本。在没有线上教育的时代,公立学校教学资源分化严重,学生、家长缺少选择的权力,大部分学生无法享受人大附中、清华附小、北京市十一学校这样的优质资源。民办教育机构,提供了市场化的教育资源,但是价格贵,学生、家长还需要花费时间来选择、试错,这部分时间成本对学生而言,也是巨大的。线上教育可以让学生“鱼找鱼,虾找虾”,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教育产品,进一步降低时间成本。

infographic-5160786_640.png

  线上教育进一步改变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作为园丁,具有威权色彩。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很难说是融洽的。至少对家长(另一层面的消费者)而言,缺少主动权。这对学生、家长而言是不公平的。线上教育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增加了产品供给,并且依赖学生端的点赞、分享、好评等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家长的选择权。互联网时代,天然是平等的时代,教师从园丁、塑造者,变成了引导者、启发者,从威权的命令——服从关系,变成运动员与教练之间的关系。这种角色的转变,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会掌握教育的精髓,即人要为自己负责。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师道尊严变成了商业契约关系,虽然会让很多人不舒服,但却是时代的趋势。

  但线上教育不是万能的,正如优质教师资源不是万能的,因为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虽然很多人提倡快乐教育,但教育本身是反人性的,不管对学习感不感兴趣,教育都是件苦差事。过于自由散漫的教育往往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如果一个学校的课程是由学生投票决定的,那么这个学校的成绩恐怕会是最差的;而线下课则提供了一个约束规范的空间、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知识点。今年疫情导致学生只能上线上课,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成绩会下降,这是因为没有线下课的“约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会下降。人类的生理条件,决定了我们离不开线下教育,长时间的线上学习,身体也扛不住。人性是喜欢享受,贪图安逸的;不管线上课程质量再好,没有线下的纪律约束,没有教室空间的激励,学生便很难有自觉性。

  三、线上教育的供给:优质教师

  虽然社会上给了老师很多期望,但这些附加的期望,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道德绑架。教师是一种职业,把一种职业道德化,并不能解决教育的问题。考核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能从动机、道德的角度考量,而要看成绩。教师的最大成绩是让学生在竞争中成为“稀缺资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教师,实际上就是庸师。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大量的庸师存在,他们的视野、视角、知识水平,都不足以让学生获得在未来社会如鱼得水的能力。互联网的开放性让庸师很快被淘汰,使优质教师成为线上教育的核心,在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评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互联网让名师的影响力空前扩大,一下子就打破了地域的隔阂,让服务于少数人的稀缺资源,能够为大众服务,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算是优质名师?有一些现成的优秀案例:北京人大附中知名教师李永乐,凭借其伶俐的口才与浅显易学的科学语言,制作短视频,在西瓜视频发布,迅速火遍了全网,引得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纷纷转发点赞;高中化学教师向波推出了一系列化学趣味科普,一经发布便火遍全网,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三年多写了约400多篇文化随笔和社会评论,被网易评为“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被“爱思想”网列入“热门专栏”作家;网络红人考研教师张雪峰凭借其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了众多考研学子的热烈支持。

戴建业教授的抖音.jpg

戴建业教授在短视频平台讲古诗词

  线上课教师要让学生在无约束的条件下投入学习这个“苦差事”,就需要让课堂变得有趣。但绝不能向学生“献媚”,而要保证专业性。线上老师需要知识性、趣味性的结合,缺一不可。李永乐老师的清北学历、人大附中背景自带光环,但更重要的是其满足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探究欲望。其实一节有趣的线上课,付出的时间成本要比线下课大得多。为了准备那些有趣的话题,李永乐老师和他的团队要花时间来搜集资料。讲化学的向波老师,实际上是融合学科的代表,把割裂知识的传统教学融合起来,让课堂“很有趣”。戴建业老师讲古诗词,让很多对诗词不感兴趣的人爱上诗词。张雪峰老师的考研讲座,让大家在听段子的乐趣中了解志愿填报、考研、人生规划。首先因为他们本身有趣、专业,然后才能外延为有趣的线上名师,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激发大众的兴趣,这就是值得称赞的成就。

  在传统模式下,学习兴趣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在人工智能时代,钻研一门铁饭碗手艺的教育模式,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由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的“元学习”能力,似乎更能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像教练辅助运动员一样,让学生基于对知识的兴趣而内生学习动力,是一个名师的应有之义,而老师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化,而不是“吃老本”。这样教育在画了一个圈之后,又回到轴心时代的哲人所思考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无知就是罪恶”,柏拉图提倡游戏化学习,孔夫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是对教育内生动力的讨论。线上教育正是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一个好方式。

  四、线上课程的营销:自媒体矩阵运营

  营销不是笔者所擅长的,这部分只能是浅见,见笑于方家。一般来说线上课程的价格是相对低廉的,这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借助中国用户的庞大体量,线上教育实现的是利润总额。马克思所说的“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和征服野蛮人最顽固仇外心理的重炮。”相对低廉的价格,是线上教育对线下的重大优势,线上教育的蓬勃发展是由其特点决定的,疫情最多助推这一点,但不能夸大疫情的作用。对线上教育的推广而言,传统的推广方式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老牌教育巨头而言,这些传统的营销队伍正好是他们先天的优势。但对于新晋的线上教育而言,资本加持的“烧钱”营销,也有效果。烧钱模式下,用户转化成本的高低,就决定了烧钱能走多远。如果是没有拿到大资本扶持,刚开始创业的团队,怎么做呢?笔者推荐新媒体的矩阵运营。

online-5268333_640.png

  当前自媒体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基于推荐算法的头条系,如西瓜视频(跟李永乐老师合作)、抖音等,受众广泛,偏重娱乐。另一个是微信公众号,熟人社交,私密性,营销难度大,但客户黏性强。B站、知乎提供了很多优质教学资源,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知乎与阿里合作的夸克浏览器,提供的高考志愿提报服务,就是一个好产品。在这些自媒体矩阵方面,草根团队可以抱着“有奶就是娘”的心态,走出一条相对适合自己的路。除了自媒体,还有美团、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这也是一个强大的平台,特别是美团,其实教育业务也非常有潜力。教育的赛道是宽广的,普、幼、职、高,有广阔的空间让创业者选择。笔者相信,教育的好坏,最重要靠内容决定。所谓营销、地推,各种销售手段的前提,是要有好课程。

  五、线上教育的未来

  线上教育的未来,当然是美好的。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不是相对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扶持的关系。目前公立教育体系仍然是主流,所以课外教育(不管线上、线下)都是对学生空余时间的争夺。可以说,随着父母学历水平的提高,小的线下教培机构很难再生存,这都是民办培训机构空出的市场,会想奥斯曼帝国的遗产一样,迎来巨头的争夺,而各种海量补贴,会培养拥护线下的习惯。只要政策不干预,线下教育的价格会一路走低,直到平衡点。我们不要忘记,线上教育也是依托老师,而且更依托名师。教师成本和前期的营销成本会成为教培机构的大头,但从长时间跨度来看,不管对教培机构还是消费者,教育成本都是会下降的。名师的强大带货能力,使得民办教培机构很可能会减少用工规模,而中国财政体系也无力大规模供养老师,对于师范类学校的学生而言,未来招生恐怕会遇到问题。这也意味着教育本身,教师的培养体系,都会面临新的变数。在此,笔者有几个小的猜测,与诸君分享:

  1.面向国外用户的向上教育产品会有机会,但门槛也很高。

  互联网是面向全球的,所以其市场自然也是全球。教育贵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但目前还没听说过中国有哪个在线教育机构,能够面向外国人授课的。就像程序员业务的外包一样,随着双语人才的增多,这部分在线机构可以避免国内惨烈的存量市场搏杀,在国际上创出一片天地。毕竟,在线教育也是拼人力成本,而中国的人力成本是相对低廉的。这意味着外语人才大有可为,特别是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这种语种。但这部分市场,适合巨头,不适合普通创业者,所以门槛是不小的。


learn-3653430_640 (1).jpg

  2.课程领域,平台电商的规模仍然会超过垂直电商。

  垂直电商,如老牌的教培巨头,总是要“养人”的,而平台不会有这个限制。如拼多多、天猫、美团等电商平台,可以吸纳近乎无限的教育力量,依托资本的力量烧钱补贴客户,这样总规模会超过自有老师的垂直电商。但教育作为一个商品,毕竟尤其特殊性,就是对老师对依赖,教育产品的巨大试错成本(选错老师,可能导致成绩大幅下降),使得自有老师的垂直电商仍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平台电商和垂直电商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鱼和池塘,鸟跟森林的关系,就像电商平台会促进大品牌的销售一样,平台电商也会帮助自有教师的老牌机构,更上一层楼。平台电商的优势,就是开门做生意,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平台电商的规模会超过垂直电商。

  3.线上教育不一定总是开放的。

  美国的HBO公司,其会员制的模式,仍然支撑其有足够财力,去制作精良的作品。同样,一个优秀教师也可以用会员制,制造稀缺性,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对于优秀教师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思路。站在教育公平的角度,笔者倾向于降低教育成本,但也有家长想筑起堡垒,想让孩子获得比别人更好的资源,这除了学区房,在拼多多上拼一个名师也是可行的。

      作者:马均俭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