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两会声音:如何巩固疫情下大规模在线教学成果?

来源:

教育信息化资讯

  两会期间,在线教育话题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根据人民网消息,截止5月25日,与“两会 在线教育”相关的报道超7000篇,其中网媒和微信平台的报道量最大,23-24日相关议题的传播势头较为迅猛。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在线教育的关注话题主要集中在“呼吁立法监管”“平台搭建”“推进在线教育常态化”“课程资源”等方面,还有代表提出跨越数字鸿沟,保障教育公平。

  代表委员们认为在线教育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并且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方式革新具有革命性意义。基于此,代表委员们提出教育“新基建”、搭建国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在线学习免流量、推动在线教育模式常态化等建议。

  综合来看,关于在线教育,相关代表们有如下看法:

  第一,线上线下融合是趋势。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认为,线上线下教育各有优势,线下教育交流更密切,线上教育时空更灵活;线下教育组织关系更稳定明确,线上教育教学主体更多元。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是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转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认为,高校应借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机会推动教学变革。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线上教育拓宽了教育空间和课程容量,要让它成为高等教育的新形态,这既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国际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第二,抓住新基建机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抓住“新基建”战略机遇重点,解决网络接入和平台稳定性、线上教育资源整合、在线教育平台交互功能不足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认为,互联网技术可以把最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推到所有学校,有助于缩小教育鸿沟,推动教育公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认为,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深入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是必然趋势。建议加快建设教育专用网络,构建泛在的网络学习空间,为教育教学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保障,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第三,人工智能赋予在线教育更多期待。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丁光宏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教育过程后,教师可以精准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布置。这些新技术会引起整个教育的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卫认为,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对学习行为进行管理,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学生行为,实现对教育内容的精准投入、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给不同类型、年龄、个性的人,提供不同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可能性。

  疫情过后,如何巩固这次在线教育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认为,对于今后如何做好在线教学工作,学校要在教学政策、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其他支撑方面做好配套,持续巩固这次线上教学成果。在线教学要强化特色、补足短板、扬长避短,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是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研讨式、探究式等方法,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针对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赵继认为,面向未来,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拓展“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发展空间,建议加快立项支持教育专网建设,在光纤链路、带宽接入、实际运维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尤其要对一些艰苦贫困地区予以补贴或者减免。

  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在线教育有何不同?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琛认为,对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而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还应该是课堂,在线教育作为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高琛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国家教育预算和财政补贴建立专项资金,一方面加强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贫困落后地区的信息化条件,另一方面建设系统完善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同时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教师需求的匹配程度,将在线教育资源“做精”。此外,要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师资培训,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认为,在线教育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应当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模式。建议加强在线教育的顶层设计,向建设泛在的线上教育发展,持续发展“互联网+教育”,从信息技术教学运用,向智慧学校、智慧教育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融合。

  综合整理自: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青年报,整理:项阳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