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项目发展历程

来源:

中国教育网络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

  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2018 年,教育部推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

  “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指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提供个性化支持和精准化服务。采集并利用参与者群体的状态数据和教育教学过程数据,促进学习者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采用任意方式、任意步调进行学习,为该区域师生提供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供给,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经过遴选推荐、综合评议、集中公示等环节,教育部确定了首批8 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包括北京市东城区、山西省运城市、上海市闵行区、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河北雄安新区,同时,创建2 个区域培育,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和山东省青岛市。

项目发展历程

  “智慧教育示范区”从最初提出到确定首批创建区域,经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历程。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把“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入八大行动,提出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示范。要求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在雄安新区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设立10 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9年1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决定遴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并在通知中明确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工作原则、建设重点、遴选要求以及其他有关要求。

  2019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在第六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中指出,要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

  2019年3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同时印发《教育部科技司2019 年工作要点》和《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都将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列入重点任务,支持设立5 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

  2019年3月22日,教育部科技司发布《2019年“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视频答辩评审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专家评审后的11 个视频答辩入围区域、视频答辩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

  2019年5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19 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名单》。教育部确定了包括北京市东城区在内的8 个2019 年“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包括江苏省苏州市在内的2 个创建区域培育名单。

  2019年6月28日,教育部科技司在雄安新区举行“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启动研讨会。会议宣布成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并向有关专家颁发了聘书。首批8 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汇报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专家组进行了咨询指导,加强了对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引领与指导,保证了科学正确推进。

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一脉相承

  在雄安新区举行“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启动会是项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启动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指出,“智慧教育示范区”应着眼未来,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他表示,创建工作应重点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思考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特别是现代化强国建设打造什么样的教育。没有教育强国就没有科技强国,没有科技强国就没有现代化强国,示范区和培育区域要在专家指导下,勇挑重担,有所作为。二是关注科技创新给教育带来的影响,研究如何发展智能时代的教育,培养具有“从0 到1”的创新思维、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专家组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表示,“智慧教育示范区”重在融合和创新,各区域要突出自身特点,强化产出,要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具有量化指标的成果。要注重加强示范区建设与学科建设融合,形成值得推广的规律、经验、案例和规范,并将这些产出运用到学生综合评价和中高考改革中。

  不难理解,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总的来说,“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的建设与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每个人都要成为教育信息化2.0 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同样,在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中,各示范区也要不断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激发全社会支持智慧教育发展的活力。在教育部、地方政府、专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案例和规范,为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9年9月刊)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