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个体优秀到群体智慧——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创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来源: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战略措施。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浙江省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改革,自2008年起探索创建名师网络工作室,形成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当前,全省已经从最初的3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培育形成266个省级名师工作室,近70%的中小学教师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名师网络工作室开展和参与各类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并辐射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

  主要做法

  1+10+N,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开放共享、跨界众筹的互联网思维促进知识生产方式从个体知识向群体知识的转变,群体协作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形态。浙江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采用“1名名师+10名学科带头人+N名骨干学员”的方式,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等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让青年教师,特别是农村和海岛地区的教师能够足不出户就共享名师智慧。截至目前,全省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共培养学科带头人7226名、网络学员34万余名,形成了活跃的网络研修。

  线上线下融合,无边界共成长。基于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可以跨时空共享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可以在线开展集体备课和磨课,还可以通过主题研修、名师面对面等线上活动,零距离进行争鸣和思想碰撞。截至目前,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已开展各类研修活动12821次,发布话题讨论39万个,分享文章127.9万篇,创生各类资源237万余件;平均每隔2.8个小时开展1个研修活动,每隔6.6分钟发布1个话题,每隔1.9分钟分享1篇文章,高峰时数10个研修活动在线同步开展。同时,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组团送教乡村学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下活动,让教研活动变得时时处处、无边界。

  多部门协同,建立健全发展机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创新,名师网络工作室的推进需要各部门协同推进,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项目由省教育技术中心、厅教师工作处、省教研室、省教科院和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合力推进。同时汇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引入专业团队组建名师工作站,指导不同学段工作室的研修、培训和评价等工作。经过10年的实践,已形成项目办、工作站和工作室师三个层次的组织架构和 “多部门协同、省市县三级联动和高校智库参与”的管理机制。

  主要成效

  网络研修创新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培育了一个个跨地域、梯队式的卓越教师群,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常态化研修方式。工作室“线下+线上”的研修方式,突破了名师资源流动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学科带头人和网络学员在名师团队引领下快速成长。2015-2019年9月,在工作室领衔人的悉心培养下,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中有150名高级教师晋升为正高级教师,占2016-2019年新晋省正高级教师总数的37%;127名高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荣获省特级教师荣誉,占第十二批省特级教师总数的51%,近60人入围2019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坛新秀。

  城乡携手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方式。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名师网络工作室在提升教师整体能力的同时,着力破解教师资源结构性短缺难题。一是面向乡村招收学科带头人,2015-2019年9月,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中2592名来自乡村中小学校,占比35%。二是面向乡村学校和海岛地区开展送教活动,以线上线下面对面的方式,针对性地支持乡村和海岛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2017-2019年9月,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累计开展送教活动534次。据统计,近三年,参与工作室的乡村学校学科带头人有22人晋升为正高级教师,24人获得特级教师荣誉。三是携手中西部教师成长。2017-2019年9月,名师网络工作室省外送教43次,送教活动遍及新疆、内蒙古等17个省、市、自治区。

  社群协作构建起教师群体发展的良好生态。协作和联结是网络社群的最重要特征。目前,142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成员数超过500人,所有工作室均跨市组建成员,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体走向群体协作,形成生态化的共生格局。一方面,名师通过对学科带头人的个性化培养和指导,引领学科带头人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发展反过来促进名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教研领域的拓宽和教研前沿的探索,形成了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共生。第三,学科带头人在同一个名师工作室中既互相竞争又不断协作,实现共生。如省级初中科学工作室王耀村名师网络工作室,共有14名学科带头人,工作室成员在名师的引领下形成你追我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工作室开通以来,共荣获27项教科研成果奖,2名学科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省特级教师,3名教师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教研成果一等奖,1名教师获基础教育类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共建共享共创一系列优质教育资源。针对实际教学问题,名师工作室成员通过分享、研讨等共建共享共创了一大批的优质数字资源。截至2019年9月,名师网络工作室共分享资源270万件,其中文章类117.9万件,教学视频类23.9万件,教学资源类118.6万件。同时名师网络工作室分享研修资源43389件,直播视频资源817件。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工作室骨干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信息素养,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工作室网络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传播和应用,向全省教师贡献了名师团队的群体智慧。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展望

  教师队伍的发展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经过10年的探索,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在创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教研方式等方面形成了浙江经验。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的探索。

  走向“数字浙江”和“互联网+教育”,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将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突破和深化发展:一是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经费支持和投入,不断创新学分和成果认定、职称晋升等保障机制,为名师网络工作室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二是强化技术融合,引导名师网络工作室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类技术和工具,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教师发展提供个性画像,定制适合其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研修资源和研修活动,促进精准教研。三是加强经验总结和交流,提炼和推广一批优秀经验。(程莉莉 沈清 董丹丹)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教育信息化资讯

权威的教育信息化资讯平台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